現貨開盤開高,量初估 1040 億,指數開高量縮,而分線首盤
為多方量,盤勢稍後仍會探高,但因今盤量略縮,多方後繼動
能有疑,而類股來看,目前三大期指開盤後同見盤高,以此來
看,今盤收漲無慮,但因多方追價動能有慮,故盤今易收價漲
線略帶上影之結構,預期盤收中紅,操作上盤拉高不可追多,
宜逢回再反多,而空方靜待多方力竭後方可逢高反空,而壓盤
時不可追空,盤今雖量略縮,但盤仍會收漲,只是盤拉高勿追
,留意上檔多方無力後的獲利了結賣盤,除非盤中多方補量,
不然今日指數不易收在相對高檔。
現貨撐壓修正:
支撐 9175 點,壓力 9289 點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這陣子不少板友來跟我討論個股技術分析的問題…
主要是在抓買賣點這塊,多數板友可能真的有加減看我個板
中的技術文,所以多少都看得懂 k 線組合多空型,或是能
理解高低檔爆量的意義,再來是也大致懂頭底型態去抓買賣
點,這之中作多的人是比較多的,不過我發現一個普遍大家
作多以技術面選股買進時都有一個通病,就是很會看底型,
看有沒有進貨量、看有沒有出現 k 線組合翻多型態而買進、
或是也頗有個股高低基期的概念…
但是,你們開線圖選股買進時,那個很不好的通病就是…
你們看技術線圖時只看右邊,而不會去看左邊,意思就是,
你們看到右邊位置很低了、有組合型了、有低檔出量了,但
完全不管左邊 壓力 在哪!簡言之,很多人的切入點要不就
距離左邊壓力很近,要不就是在壓力附近買,前者來說距壓
力近形同價差利潤小,這其實投資效率肯定會差;後者更糟
,因為你在壓力區買股,雖一點買了就套牢!
也就是你們在要買進前,除了抓支撐抓停損外,也要看一下
上面的壓力在哪,有沒有足夠的利差讓這筆交易有較好的投
資效率產生,也就是要收價差也要有一定的利潤才值得你買
進它去作多,當利潤大於風險時才值得你買進。
所以我的建議是,選股除了先看基本面外,在技術面上,請
開該股的日、週、月線圖都掃一遍,看看三種圖中有沒有共
同支撐區,與共同壓力帶,愈多重疊處該撐壓力道就會愈強
,然後你就會知道哪裡可以買,哪裡該賣。
而壓力普遍有幾種是比較容易認的:
1.大量區:量愈大套牢單就愈多,當漲勢接近上檔量區賣壓
通常就會湧現。
2.平台區:平台愈大累積的力量也愈多,即使平台多見量縮
,但因為空間夠大,所以套牢量一樣也不會少,當漲勢接
近該平台區,一樣會出現賣力。
3.缺口:這大家都會看,所以不必我多解釋,缺口本身就有
它的強勢條件,即使缺口量小也會有壓,若缺口幅度大或
有量,那壓力就會更強,所以當漲勢接近缺口或突入缺口
,一般就不適合在那種狀況下買進作多。
4.下彎的均線:上揚的均線不是壓,下彎的均線不是撐,這
基本認知建立後,當漲勢漲至上檔月線級以上的均線時,
且此大均線是下彎的,那位置就不是你該買進作多的位置
,更甚者,多條均線呈現蓋頭下彎且糾結一處時,漲勢愈
接近該蓋頭均線糾結處則壓力會愈重,這時是要找賣點而
不是追高買進。
5.頭部型態:頭型舉繁三尊頭、雙峰等,當漲勢接近該頭型
的頸線區,一般第一次來探是賣點不是買點,因為壓力會
大,所以不要等漲到頭部頸線附近才想追買,這時買進有
很高的機率會套牢。
以上,選股不要只會看撐看低不低,麻煩買進前也要看壓力在
在哪,特別是只想作價差的人,技術撐壓都要會看。